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这“三大法宝”对经济的影,以减少财政指出、提高税率、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率等方法来对国际收支赤字进行调整的政策是()。A、直接管制B、外汇缓冲政...

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这“3大法宝”对经济的影


1、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这“3大法宝”对经济的影


1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3大货币政策工祥高丛具,俗称3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就是3大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原理。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1种政策措施。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1种手段。3.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1种货币政策手段。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政策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
1、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政策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政策。
2、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这就可以使中央银行连续、灵活、不受时间数量方向限制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中央银行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具有强烈“告示效应”的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所做不到的。
3、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另外,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普遍运用,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3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1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1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存款准谨樱备金政策的不足念埋之处在于:1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2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1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



2、以减少财政指出、提高税率、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率等方法来对国际收支赤字进行调整的政策是()。A、直接管制B、外汇缓冲政...


参考答案:C




3、下列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的行为有:( )A.降低再贴现率B.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C.政府增税D.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可以直接增加以贴现方式面向商业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规模增加,派生存款货币的创造规模上升,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增加。


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即减少派生存款倍数,从而紧缩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但不会影响基础货币量。例如,假定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为100元,再假定完全实行转账结算,不存在提现金结算的情况,并且商业银行也不存在超额准备金,则当法定准备金率为10%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派生倍数为1/10%=10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为100×10=1000元,其中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为100元,由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支票)货币为900元。现在假定中央银行将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则派生倍数为1/20%=5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变成100×15=500元,其中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仍然是100元,但由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支票)货币减少为400元。


由于公众缴纳的税款会作为政府的各项支出费用最终回到公众手中,因此政府增税不会对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影响整个社会货币购买力的持有结构。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投放社会的货币量,所以政府对1般社会主体的增税不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能力。


回购协议的买卖有两方当事人,其中抵押出证券,以取得资金的1方当事人为正回购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凭以借出资金的1方当事人。


所谓央行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进行正回购,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1级交易商销售有价证券,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再从1级交易商那里买回来的交易行为,可见,正回购为央行紧缩流动性的操作,而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1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贷出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再将有价证券卖给1级交易商,从而收回资金的交易行为。可见,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而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可见,本题应选择A。



4、以减少财政指出、提高税率、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率等方法来对国际收支赤字进行调整的政策是( )


a 外汇缓冲政策 b 直接管制 c 财政和货币政策 d 汇率政策。



5、为什么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


因为央行提高再贴现率等于鼓励商业银行将票据交给中央银行 然后由中央银行将现金给商业银行 再贴现也是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途径之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于减少了商业银行可以发放贷款的金额 从而是减少了货币的供给 卖出有价证券是为了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因为卖出证券的同时收回了1部分货币 降低再贴现率相当于不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降低再贴现率可以降低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的成本,从而增加可贷资金,增加货币供应


拓展资料:


1.中央银行(Central Bank)是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


2.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supply of money)亦称货币存量、货币供应,指某1时点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1。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以天为基本单位,所谓的某年某月某日的货币量实际上是吞吐货币的银行每日营业结束之际那个时点上的数量。在这个基础上,月货币量如果指的是月平均量,计算的细1些,可以是全月每天货币量的平均。粗1些,可以是月初、月末两个货币存量数的平均。同样,年的平均货币量计算亦是如此。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货币余额这样的数字。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1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1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以及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狭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再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之分。




6、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哪个更有效



1、再贴现率与准备金的关系



1、再贴现率相当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以贴现票据作抵押贷款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率越高,商业银行贷款成本越高,银行就会增加准备金以减少贴现的需要。 再贴现率和贴现率分别对应的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票据持有人向商业银行贴现而用到的预扣利率。



2、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么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要向中央银行交10元.。而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3、两者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1种,以控制市场的货币流量防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区别在于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所收去的利息,不再返还.而存款准备金只是1种保证,可以反还给商业银行的.



2、再贴现率与准备金率的区别


1.提高再贴现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3大货币政策,它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不存在绝对的影响,只是有1点连带的反应。


2.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央行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借以收缩信用及货币量;央行也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引起市场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投资的边际效益,从而贷款需求降低。在规定再贴现申请方面,当经济过热时收缩票据和申请机构范围。 3.当经济处于膨胀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收缩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稳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


4.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1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为这笔钱不被挪用,往往由央行来保管。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人民银行的1块钱经过几次周转之后,最后形成的购买力相当于准备金的3倍;多向央行交5毛钱,最终在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购买力就少1.5元。如果央行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那么它锁定的资金就是1100亿元,最终形成的购买力就减少了3300亿元。


5.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如果同时上调,那么银行将会收紧信贷,用于贷款的资金将减少,表示央行要回笼资金流-----在我们国家,准备金率的影响比再贴现率要大得多,如果是欧美国家,那就要看具体的点数是多少。


拓展资料:


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么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要向中央银行交10元. 而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2.两者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1种,以控制市场的货币流量防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区别在于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所收去的利息,不再返还.而存款准备金只是1种保证,可以反还给商业银行的。


3.都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政策工具。我们俗称的中央银行的3大法宝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和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贴现率实质上在算法上是1样的 , 之所以有再贴现率是从中央银行调控的角度来说的。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不足时,手持未到期的已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获得及时可用资金,这样商业银行就能很好的巩固其流动性避免出现清偿力不足的情况发生,中央银行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社会上的资金投放量,充当了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