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振 中国人为什么不花钱

消费不振 中国人为什么不花钱



1、消费不振 中国人为什么不花钱

最近,消费不振的话题被学者、政界和产业界屡屡提及,且被视为经济增长中最大的障碍。其中的焦点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花钱?”   中国人不花钱,或许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1,中国人没有钱花。这是居民收入不振的问题。经济增长而居民不增收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其2,中国人不敢花钱。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压力太重,让人不敢过分地消费,造成储蓄率过高。   但消费需求是否真的无法启动?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递减的人均收入增幅     过去3十年,中国在“效率”上无出其右,在“分配”问题上,虽然人们的收入也取得了长足增长,但并没有充分分享经济效率的提升。时至今日,人们突然发现,分配问题上的这1容易被忽视的现象竟然反过来成了经济进1步发展、效率进1步提高的最大障碍:内需不足。那么,超过人们收入的这部分财富究竟去了哪里?   1种观点认为,人们创造的财富被3部分分享:劳动者拿走工资,国家拿走税收,资本拿走利润。其中个人工资会被统计入“收入”,资本利润中的分配给股东的部分也会被统计入“收入”,剩余部分就是税收以及资本利润中不分配的部分。   2007年,中国不含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税收总额为4.9449万亿元,再加上7584.6亿元的关税,国家拿走的那1块大致为5.7万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拿走的收入总额为11.2万亿元;在总额24.66万亿元的GDP中,除去以上两块,剩下的资本和存货,其值为7.76万亿元。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中国人每创造100元的财富,个人能拿到的只有45.4元,23.1元流入国家财政,31.5元变成资本和存货(其中7元流出国外,变成中国的资本输出)。   可是,既然GDP的增速分别高过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那么收入占GDP的比例为什么还能基本保持稳定?   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城市化。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居民变成城镇居民,这1部分人口的收入增幅超过了GDP的增幅。于是,总体上就表现为人们收入占GDP的比例大体不变。   1978年,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82%;1988年为75%;1998年为67%;2007年为55%。平均每年大致下降1个百分点,且呈加速度下降状态。数亿中国人从农村来到城镇,使得城镇居民总收入占全国居民总收入的比例从1978年的35%上升到2007年的79.1%,这维持了收入占GDP之比大致稳定。   那么,为什么在人们收入总额占GDP的比例大致不变的情况下,以前没有出现“内需不足”?   原因在于资本积累。197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56亿元,2007年,这1数字为13.7万亿元,增长了385倍,而同期的GDP增速为67.6倍。持续高速增长的资本积累,产生了大量的产能,这些产能最终超过了人们的有效需求,于是产生了基于产能过剩的“内需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持续高速增长的资本积累是由中国人的高储蓄率支撑的。1978年,居民存款余额为210.6亿元,当年的居民收入总额为1647亿元,存款余额与收入之比为12.75%;1988年,这1比值为53.5%;1998年,该比值上升为131.5%;2007年的比值为157.1%。   从上述比较中还可以得到1个结论:在过去的3十年里,人均收入的增幅在逐渐递减。即使剔除物价因素,这个结论也基本成立。在最近的十年,这个现象尤为突出。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