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为什么要有计划,只要有目标,总是会实现的 今天不做 明天不做 后天你就不得不做 既然不得不做
1、为什么要学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1个突出的特征——做事都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决心。很多人都无法达成自己理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有人问罗斯福总统夫人:“尊敬的夫人,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特别是那些年轻、刚刚走出校门的人1些建议吗?”
总统夫人很谦虚地摇了摇头,但她又接着说:“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1件事:罗斯福总统夫人年轻的时候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1份工作做,并且很希望能在电讯业找份工作,这样还可以多修几个学会。她的父亲便介绍她去拜访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萨尔洛夫将军单独接见了她,直截了当地问她想找份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哪1个工种?罗斯福总统夫人想: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种都让我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说道,“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萨尔洛夫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注视着她,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1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大目标也是由1个1个的小目标铺成的!”
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成功。1些完美的计划实际上是相当简单的。每1个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在公司的背后1般都有1个有理想、有热情的管理者,是这个管理者的心中怀有坚定的目标把公司带向了成功的彼岸。
工作也是1样,我们也应该计划几年以后的事。目标1旦定下,它就成为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可以说,目标给了你1个看得见的靶子。随着你实现了这些目标,你的心中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制定和实现目标有点像1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实现了1个又1个目标,这时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渐渐改进。
制定目标有1点很重要,那就是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无论它是否实现了,都会使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甚至放弃。目标具体,就是说你必须确定你想要的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地想:我这1生要赚很多钱。想1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必须确定你追求的成功的具体评价标准。你对目标制定得越周到,对它的检视越仔细认真,成功的希望就越大。由此可见,设定1个具体可行的目标是必要的。试着每星期花1个小时,检视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表现,并为下1步行动做计划书。
同时,目标还有助于你评估工作的进展。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步。你花在检视自我人生目标上的时间越多,你的目标就越能够与你的人生结合。但是千万不要以纸上谈兵代替实际行动。要知道,没有行动,再好的目标也是1纸空文。
此外,目标需要合理的计划辅佐,因为没有任何事比事前计划更能把时间做生产性的运用。研究证实:用更多的时间为1项工作做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所以,不要让繁忙把你做计划的时间从你的工作时间中挤出去。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性的工作常让你很头疼,因为它们往往难以预期,1开始认为可以很快完成的工作,最后可能不但必须延期,还耗费了你很多精力。对于短期的计划,我们可以每隔1个时间段检查它1下。
总之,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事业宏图的最终取得,都离不开目标的确定和有效计划的实施,而且要把明确目标、制定有效行动计划作为1种习惯在自己的工作中坚持下去。以下6个步骤是培养这1习惯养成的大致步骤:
1.在心里确定你希望实现的目标或任务;
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多少代价去争取你所需要的成就或达成你所希望的目标;
3.作好时间规划。规定1个固定的日期,1定要在这日期之前做好哪些事情;
4.拟定1个实现你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否则,目标就永远是空中楼阁,将打消你所有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5.将以上4点清楚地写在纸上,不要仅仅放在心中依靠你的记忆力,而1定要体现为白纸黑字;
6.每天大声朗读两次你的计划,比如在晚上睡觉以前,在早上起床以后。而且你朗读的时候,就想像自己已经看到、感觉到并深信已经拥有这些成就;
7.时刻检测自己制定的目标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更正自己的行动计划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以确保目标是有效的、可行的。
2、为什么要有计划,只要有目标,总是会实现的 今天不做 明天不做 后天你就不得不做 既然不得不做
计划切实可行,脚踏实地的1步1步的去做,目标就能达成。加油。
3、时间管理无效的原因除了无目标无计划以外还包括?
1、 平等分配。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然而每1个人又拥有自己的全部时间。这就是著名的“时间悖论”。时间是1种被相等地分配给所有人的资源。
2、 错误的感觉。管理者的时间很少花费在他自己想要花费的地方。这种想法捉弄了时间的所有者,使他错误地认为,他的时间正用于应该用的地方,而不是用于实际用的地方
3、 时间分析之必要。每日活动记录至少持续1周,每15分钟填写写1次,这作为有效时间分析的基础是必要的。这种活动至少每半年应该重复1次,以免恢复低劣的时间管理方式。
4、 预料。事先有所准备的活动1般来说比事后补救的活动更为有效。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避免发生意外的最好办法就是预料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并为这制订应急措施。我们假定,如果事情要出错,那就无法避免。(墨菲第3定律)
5、 计划。绝大多数难题都是由未经认真思考虑的行动引起的。在制订有效的计划中每花费1小时,在实施计划中就可能节省3——4小时,并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果你没有认真作计划,那么实际上你正计划着失败。
6、 每日计划。每日计划对于有效地利用个人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它应该于前1天下午或当天开始时制订出来,并与近期的目标和活动相1致。
7、 目标。较有效的结果1般是通过对既定目标的刻意追求来达到的,而不是依靠机会。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就来源于这个已被证实的原则。
8、 优先次序。应该按照优先次序对各项任务进行时间预算或分配。不同的是很多管理人员花费时间的数量往往与他们任务的重要性成反例。(帕金森第2定律)(参看帕莱托原则:第10条)
9、 最后时限。给自己规定最后时限并实行自我约束,持之以恒就能帮助管理人员克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和拖延的弊病。
10、 集中。在人们有组织的努力中,少数关健性的努力(大约20%)通常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结果(大约80%)。这条原则也称为帕莱托原则,即20/80定律。有效的管理人员总是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能够产生重大结果的那些“关键性的少数活动上”。(参看第31条)
11、 效能与效率。假如执行的是错误的任务,或者把任务放在错误的时间执行,以及毫无目的行动,无论效率怎样高,最终都将导致无效的结果。效率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工作。效能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正确的工作。所谓有效的活动,就是指用最少的资源,包括时间,来得到最大的效果。
12、 活动与效果。管理人员往往忽视目标,或者忘记预期的效果,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活动上。终日忙忙碌碌渐渐成为他们的目标。这些管理人员趋向于活动型而不是效果型。他们不是去支配工作,而是往往被工作所左右。他们把动机误作成就,把活动误作效果。
13、 最佳效果。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最佳效果。
14、 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管理人员往往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抱乐观态度。他们也往往希望别人能够比实际可能的要更快1点完成任务。所以有了墨菲的第2定律:“每件事情做起来都比原来想象的要多花费时间。”可见,管理人员易于自己接受和期望别人做出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
15、 实现的可能性。预期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直接伴随实现它的有计划的努力而增加。
16、 紧急任务专制。管理人员常常处于紧急任务与重要任务互相挤的状态中。紧急任务要求立即行,就使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重要任务。管理人员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被紧急任务所左右,并承受着时间的无休无止的重压,这使他们急视了搁置重要任务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长期的后果。
17、 危机管理(反应过度)。管理人员往往低估问题,不善预料问题的复杂性,或是遇到所有问题都反应过度,仿佛碰到危机。这种危机管理和消防式工作的倾向往往造成过分忧虑,削弱判断力,导致仓促决策和浪费时间与精力。
18、 选择忽略(有限反应)。对各种问题和需求的反应要切合实际,并要受制于情况的需要。有些问题如果你置之不理,它们消失了。通过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保存起来,用于更有用的工作(也称作“有意忽加重原则”)
19、 机动性。安排个人时间的程度上应有机动性,以便于应付个人无法控制的力量。总之,时间安排不要过满,也不要过松。
20、 问题分析。不区分问题的原因和现象,结果必然丢失实质性问题,而把精力和时间耗费在表面的问题上。
4、时间管理无效的原因除了无目标无计划以外还包括?
1、 平等分配。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然而每1个人又拥有自己的全部时间。这就是著名的“时间悖论”。时间是1种被相等地分配给所有人的资源。
2、 错误的感觉。管理者的时间很少花费在他自己想要花费的地方。这种想法捉弄了时间的所有者,使他错误地认为,他的时间正用于应该用的地方,而不是用于实际用的地方
3、 时间分析之必要。每日活动记录至少持续1周,每15分钟填写写1次,这作为有效时间分析的基础是必要的。这种活动至少每半年应该重复1次,以免恢复低劣的时间管理方式。
4、 预料。事先有所准备的活动1般来说比事后补救的活动更为有效。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避免发生意外的最好办法就是预料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并为这制订应急措施。我们假定,如果事情要出错,那就无法避免。(墨菲第3定律)
5、 计划。绝大多数难题都是由未经认真思考虑的行动引起的。在制订有效的计划中每花费1小时,在实施计划中就可能节省3——4小时,并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果你没有认真作计划,那么实际上你正计划着失败。
6、 每日计划。每日计划对于有效地利用个人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它应该于前1天下午或当天开始时制订出来,并与近期的目标和活动相1致。
7、 目标。较有效的结果1般是通过对既定目标的刻意追求来达到的,而不是依靠机会。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就来源于这个已被证实的原则。
8、 优先次序。应该按照优先次序对各项任务进行时间预算或分配。不同的是很多管理人员花费时间的数量往往与他们任务的重要性成反例。(帕金森第2定律)(参看帕莱托原则:第10条)
9、 最后时限。给自己规定最后时限并实行自我约束,持之以恒就能帮助管理人员克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和拖延的弊病。
10、 集中。在人们有组织的努力中,少数关健性的努力(大约20%)通常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结果(大约80%)。这条原则也称为帕莱托原则,即20/80定律。有效的管理人员总是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能够产生重大结果的那些“关键性的少数活动上”。(参看第31条)
11、 效能与效率。假如执行的是错误的任务,或者把任务放在错误的时间执行,以及毫无目的行动,无论效率怎样高,最终都将导致无效的结果。效率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工作。效能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正确的工作。所谓有效的活动,就是指用最少的资源,包括时间,来得到最大的效果。
12、 活动与效果。管理人员往往忽视目标,或者忘记预期的效果,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活动上。终日忙忙碌碌渐渐成为他们的目标。这些管理人员趋向于活动型而不是效果型。他们不是去支配工作,而是往往被工作所左右。他们把动机误作成就,把活动误作效果。
13、 最佳效果。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最佳效果。
14、 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管理人员往往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抱乐观态度。他们也往往希望别人能够比实际可能的要更快1点完成任务。所以有了墨菲的第2定律:“每件事情做起来都比原来想象的要多花费时间。”可见,管理人员易于自己接受和期望别人做出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
15、 实现的可能性。预期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直接伴随实现它的有计划的努力而增加。
16、 紧急任务专制。管理人员常常处于紧急任务与重要任务互相挤的状态中。紧急任务要求立即行,就使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重要任务。管理人员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被紧急任务所左右,并承受着时间的无休无止的重压,这使他们急视了搁置重要任务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长期的后果。
17、 危机管理(反应过度)。管理人员往往低估问题,不善预料问题的复杂性,或是遇到所有问题都反应过度,仿佛碰到危机。这种危机管理和消防式工作的倾向往往造成过分忧虑,削弱判断力,导致仓促决策和浪费时间与精力。
18、 选择忽略(有限反应)。对各种问题和需求的反应要切合实际,并要受制于情况的需要。有些问题如果你置之不理,它们消失了。通过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保存起来,用于更有用的工作(也称作“有意忽加重原则”)
19、 机动性。安排个人时间的程度上应有机动性,以便于应付个人无法控制的力量。总之,时间安排不要过满,也不要过松。
20、 问题分析。不区分问题的原因和现象,结果必然丢失实质性问题,而把精力和时间耗费在表面的问题上。
5、为什么要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有了目标和计划才能更好的安排学习时间,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也能考察自己阶段学习的效果。
6、为什么要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有了目标和计划才能更好的安排学习时间,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也能考察自己阶段学习的效果。